明古微半

MGM   SEMICONDUCTOR

136 7022 5257
业务热线:

碳化硅功率器件+电驱方案

新能源汽车.充电桩.工业电源.光伏储能.电力电子.低空飞行器...

技术学院

STUDY

技术解密:小米YU7大卖背后的三电(电池/电机/电控)英雄及技术参数
来源: | 作者:张工 | 发布时间: 2025-07-03 | 1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以下是针对小米YU7电机、电控、电池系统的深度分析,结合参数配置、技术亮点及核心供应商信息,综合整理如下:

图片

一、电池系统:双路线布局兼顾性能与经济性

  1. 电池类型与供应商

    • 标准版/Pro版:搭载96.3kWh磷酸铁锂电池,由 比亚迪弗迪与 宁德时代联合供应,采用刀片电池2.0技术,体积利用率提升15%,能量密度达180Wh/kg。

    • Max:配备101.7kWh三元锂电池,由 宁德时代独家供应,能量密度突破210Wh/kg,低温性能更优(-20℃放电效率>90%)。


图片


     低温续航优化:AI预加热+抗冻电解液配方,-10℃续航保持率达91.4%(行业平均70%)。

  1.  5.2C超倍率快充

    • 5分钟充电 增加310km续航(CLTC),15分钟 SOC 10%→80%

    • 多孔集流体技术:正极铝箔孔隙率提升至65%(传统40%),锂离子扩散速度翻倍;

    • 三维蜂窝状电极:电极厚度增加至200μm(行业极限150μm),单位面积容量提升25%;

    • 自研BMS毫秒级调控:实时监控2,416个电芯点位,10ms内完成电流再分配。

    •  -10℃超低温续航保持率91.4%

      • 相变材料(PCM)夹层:电池包内埋设石蜡基PCM,-15℃时主动释放潜热;

      • 双向脉冲加热技术:以100A电流双向脉冲刺激锂离子运动,5分钟升温15℃;

      • 抗冻电解液配方:添加 氟代碳酸乙烯酯(FEC),冰点降至-45℃。

      二、电机系统:高转速电机实现性能突破

      图片

      1. 核心供应商与参数特点

        • 全系电机:由 汇川技术提供V6s Plus定制电机,最高转速22,000rpm(行业平均18,000rpm),峰值功率288kW,峰值扭矩528N.m,功率密度5.2kW/kg(Model Y为4.8kW/kg)。

        • Hairpin扁线绕组:铜利用率提升15%,降低电阻损耗;

        • 碳化硅模块:电驱系统效率超97%,适配800V高压平台。

        • 双V型转子拓扑结构:降低离心力形变风险,比传统单V结构强度提升32%;

        • 纳米晶合金定子铁芯:高频损耗降低40%,突破18,000rpm行业瓶颈;

        • 主动式油冷喷淋系统:直接冷却电机绕组,温控效率比水冷高50%。


      三、电控系统:智能协同与高算力域控

      1. 核心组件与供应商

        • 域控制器: 德赛西威基于 英伟达Thor-U芯片(200TOPS算力)开发舱驾一体域控制器,支持无图城市领航,集成智驾与座舱功能(8155芯片),单车价值量超5000元。

        • 区域控制器: 经纬恒润提供前/左/右区域控制器,实现底盘、车身、动力协同,单车价值3500元。

        • 电机控制器: 汇川技术配套碳化硅电控模块,效率>98%,适配高转速电机散热需求。

      2. 智能控制技术

        • 扭矩导演系统:实时分配前后轴扭矩,减少无效功耗;

        • 能耗预测算法:结合路况、载重、空调负荷等18项参数,续航预测准确率97%。

      四、功率器件全系碳化硅:

      小米汽车旗下车型均采用全系碳化硅,包括电驱、OBC等:

      1.电驱:供应商为汇川联合动力、联合汽车电子;主驱SiC MOSFET芯片方面,主要来自英飞凌、意法半导体、安森美和博世。

      2.OBC:供应商为富特科技,其SiC MOSFET芯片供应商为Wolfspeed。

      3.空调压缩机控制器:供应商为致瞻科技,其与意法半导体达成了SiC MOSFET合作。

      五、供应商生态全景

      小米YU7通过深度绑定细分领域龙头,构建高协同供应链:

      六、技术亮点与挑战

      图片

      总结

      小米YU7在三电领域通过自研+联合开发”模式实现性能与成本平衡:

      • 电池:双路线覆盖主流需求,弗迪刀片电池降本,宁德三元锂提性能;

      • 电机:汇川V6s Plus打破转速瓶颈,碳化硅应用提升能效;

      • 电控:英伟达Thor-U+德赛西威域控,软硬件解耦支持持续OTA升级。
        核心挑战在于快充生态建设与低温场景优化,但技术参数与实测表现(如-10℃续航达成率91.4%)已确立其在25万级纯电SUV市场的竞争力。


      图片


      SiC MOS

      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服务客户上,维护网站可能会延迟,想了解我们的最新动态,建议您关注我们的“微信公众号”或直接致电联系我们!谢谢!